首页 人物报道

CNNIC陈建功:传媒的“0门槛”时代来临

本文作者为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 陈建功

2006年,美国《时代》杂志选出的年度人物(person of the year)是——你(you)。之所以“你”能上榜,和当时作为web2.0的博客、myspace等的快速发展关系紧密。Web2.0的发展,让作为个体的“你”的价值凸显。时至今日,六年之后,博客已经成为明日黄花,但是,“你”的价值却在不断凸显。微博客、微信等新新媒体的发展,手机等新设备的介入,正在让“你”超越年度而成为这个时代的人物。

何谓传媒?

传媒指的是传播信息的载体,即信息从传播者向接收者流动的过程中,承载信息、传递信息的工具。一般意义的传媒,其范畴是比较宽的,语言、手势、烽火、书信、“道路以目”、宝玉让小丫头送给黛玉的旧手帕,等等,都是传媒。只不过后来随着报纸杂志、广播电视的大规模发展,传媒的界定越来越被狭义的局限在了这些大众传媒之上。

传媒的发展过程,也是物质因素、技术手段不断介入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之中,信息传播的强度和广度不断得到强化。同时,在这一过程之中,信息的传播者和接收者也在被不断隔离。而这种隔离的过程,也意味着作为传播者的个体的话语权丧失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传媒,这个本来的工具,却异化成了一个超我的存在,控制了传播者,也控制了接收者。

在以语言和手势为传播载体的时代,传播者和接收者是可见的,甚至是可触的。在烽火时代,传播者和接收者的位置我们大概是知道的。但是到了大众传媒时代,作为接收者,我们无权选择接收谁的信息,而只能选择接收哪个媒体的信息;而作为传播者,我们无权选择受众而只能选择通过哪个媒体传播信息;而媒体却成了超越传播者与接收者的巨大存在,反过来控制了传播者与接收者。

人即传媒时代的回归

然而,技术的发展,似乎正在使历史回归。如果我们把最早的主要以语言为载体的人对人的信息传播时代定义为“人即传媒”时代的话,那么,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人即传媒时代似乎正在以某种方式实现回归。作为个体的人,我们正在找回我们的话语权。

网络时代人即传媒的回归,体现在两个方面:首先,作为传播的主体,我们能够自主地选择受众、并向他们传递我们希望传播的信息。这个时候,虽然依然有互联网作为载体,但是它已经作为基础设施退居到后台。它的作用,就像我们的口口相传需要空气作为介质一样——它是必要的,但不会反过来控制我们。

其次,作为个体,我们可以自主地选择接收谁的信息,也可以自主地选择成为(或者不成为)其他信息传播者和受众之间的信息承载和传递的中介,这个角色在以前则主要由报纸杂志、电台电视承担。这个时候,我们看到,作为个体的人同时兼具了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接收者三个角色,换句话说三者实现了合体。三者的合体意味着人的主体性的回归,作为媒体的个人,获得了自我成长的动力。

网络时代人即传媒的发展历程

网络时代人即传媒的理念,就蕴含在互联网的设计思想里。我们知道,阿帕网的设计初衷就是要建立一个去中心化的军用信息网络,以确保在遭受大规模攻击时不会因为某一个节点的破坏而导致全网瘫痪。这一设计思想,确保了每一个节点的作为信息的生产者、传播者、接收者的平等地位。

然而在互联网的发展过程中,这个思路是如此之超前,以至于在应用中无章可循。于是,借鉴传统媒体的应用形式,发展出了电子邮件(邮件)、门户网站(媒体)等第一代的互联网应用形式。笔者以为这是网络时代“人即传媒”思想落地的弯路期。尽管如此,在这个时期,也已经产生了基于人即传媒思想的尝试,那就是论坛BBS,当然它的组织形式是以话题为中心而不是以人为中心的。

一直到2005年前后,博客开始走向前台,“人即传媒”的思想才开始在互联网上大放异彩,之后的SNS、微博客,无不以个人为中心。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更是把个体与媒体进行紧密整合,使个体成了一个无时无处不传播的媒体中心。

人即传媒的门槛不断降低

借助互联网,媒体的门槛在不断降低。首先,博客使传统的媒体由精英落地到民间,一些草根创作者借助博客,快速获得了话语权。然而,博客对用户要求依然较高,形成论点、组织论据、合理论证等等都不是一般用户所能完成。这可能也是博客的渗透率和用户活跃度不断降低的重要原因。根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第31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数据,2012年底,中国网民中的博客使用率只有24.8%。

于是,一种更简单的自媒体形式出现了,那就是微博客。微博客不仅不要求用户长篇大论,甚至限制文章的长度,最多只能140个字,鼓励用户发表短文。人即传媒的门槛被进一步降低。微博客一诞生,就获得了快速的增长。根据CNNIC的统计,截止2012年底,中国的微博客用户超过3亿,在网民中的渗透率达到54.7%。

根据CNNIC统计,2012年中手机首次超越台式电脑,成为中国网民的第一上网终端,移动互联网时代来临。移动互联网至少在三个方面使媒体的门槛降低为零——

首先,媒体资质门槛。借助微博、微信、博客、个人空间等自媒体平台,人人都可以生产、发布、传播信息,打破了媒体审查的限制。媒体资质门槛降低为零;

其次,内容审查门槛。移动互联网时代,上网设备随身携带,个体和发布平台直连,发布平台和受众直连,内容审查的空间被挤压到零;

第三,知识与技能门槛。移动互联网时代,以手机为代表的上网设备,拍照、录音、录像等功能已经成为其基本配置。用户哪怕是文盲,都能够采编、发布信息。知识和技能门槛降低为零。此时,“你”的能量被彻底引爆。

技术的力量真是神奇,它结束了原始的“人即传媒”时代,又使它华丽转身,神奇回归。它的回归使人的主体性得到回归,以及人们对主体性价值追求的高涨。这一过程,充满了新媒体的冲击与旧媒体的反击、新思想的决堤与旧思想的围堵、新秩序的萌芽与旧秩序的疯狂。然而,“你”的能量已然被引爆,“你”的时代已然到来。

官方微博/微信

每日头条、业界资讯、热点资讯、八卦爆料,全天跟踪微博播报。各种爆料、内幕、花边、资讯一网打尽。百万互联网粉丝互动参与,TechWeb官方微博期待您的关注。

↑扫描二维码

想在手机上看科技资讯和科技八卦吗?

想第一时间看独家爆料和深度报道吗?

请关注TechWeb官方微信公众帐号:

1.用手机扫左侧二维码;

2.在添加朋友里,搜索关注TechWeb。

为您推荐

手机游戏更多